博物馆里面温湿度记录仪起着重要作用
一般情况下,博物馆内空气渐度作为单一因素对材料的影响不是很明显可是由于环境中同时存在着光照和各种气体等因素,当馆藏受到这些因素的联合影响就会发生一定的化学反应,温度在后续反应中有加速化学发应的作用。此外需要引起工作人员注意的是温度变化还会引起相对湿度的变化,进而对产生影响作用,由于湿度跟温度相比起来,湿度对的影响更为明显。相对湿度的变化对很多馆藏的保存可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和作用。这时博物馆就必须使用温度记录仪来对馆藏的温度和湿度随时进行测量和记录,以免让重要发生损害。
当博物馆的空气中湿度较高时,它们就容易吸收水分,引发水解、增重、体积膨胀等现象,当空气湿度较低时,就会释放内部水分而产生收缩、干裂现象。不同的对相对湿度的反应情况也有所不同,动植物纤维材料的丝、毛、棉、麻、纸和竹木器等,对湿度较为敏感,特别是丝织品和书事,所以无纸温度记录仪就在此时可以起到对室内的所处温度和湿度的记录和检测作用,当特别情况稍有显示时,工作人员可以时间作出部署。
虽然监控博物馆的温度和湿度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只要根据博物馆面积大小来确定采多少个点把多通道温度记录仪放置在合理位置,温湿度记录仪就根据工作人员设定的要求时时记录博物馆空间的温度和湿度,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温度数据记录仪每天用U盘拷出的数据到电脑上分析打印存档,当然也可以跟博物馆的温湿度控制调节设备一起使用,当达不到要求的条件下给调节设备发出信息,这样就可以保证博物馆内温度和湿度的范围保持在合理区间。
“GB 29753—2013 道路运输 食品与生物制品冷藏车安全要求及试验方法”明确规定:本标准的第5、6章为强制性的要求。
“5.1.5 冷藏车应配备行驶温度记录仪、行驶温度记录仪应固定牢靠,应能真实反映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温度。行驶记录仪记录时间间隔应≤10min.”
“5.1.6 运输生物制品的冷藏车在运输过程中应具备定位和运行轨迹、实时温度等远程监控系统,并能识别所运输生物制品的信息,具备第三方监管功能。”
“5.1.7 运输生物制品的冷藏车因具备运行自检功能,车厢内部温度达到生物制品温度要求方可使用,并自动记录全部检测信息。”
“5.2.4 运输生物制品的冷藏车车厢内应多点,不得少于六个,以保证生物制品运输车安全。车厢内温度应能自动调控、实时显示、自动报警、自动记录。”
温度记录仪是一款检测温度的一起,非常适合放置在对温度有严格要求的场所,广泛的应用于检验局、认证中心、实验室领域、农业研究所等,也可以用于馆藏领域,保证环境的温度及湿度。温度记录仪在使用的过程中式需要校准的,这样才能保证温度的准确性。
温度记录仪的应用 温湿度记录仪在检验局或者认证中心应用 目前国家对商品的质量、安全等要求越来越严格。为保护消费者人身安全和国家安全,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依照法律法规要求多类产品实施3C认证,因此各大检验局或者认证中心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来进行检测。温升检测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项。